炒股配资利息 西安奕材IPO:百亿融资难掩18亿巨亏,保荐机构“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引质疑,超级牛散“离场”藏玄机
发布日期:2025-08-15 23:22 点击次数:182
2025年8月14日,上交所上市委将审核西安奕斯伟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安奕材”)科创板IPO申请。这家聚焦12英寸硅片的半导体材料企业拟发行不超过5.378亿股,募资49亿元投入硅产业基地二期项目。不容忽视的是,公司2022年至2024年累计亏损达18.7亿元且亏损持续扩大炒股配资利息,叠加对赌协议隐患、保荐机构利益绑定等复杂资本运作问题,已引发市场对其上市合理性的强烈担忧。
财务数据暴露显著矛盾。2022年至2024年,西安奕材营业收入从10.55亿元增至21.2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41.3%,但扣非净利润亏损却从4.16亿元扩大至7.63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达18.7亿元。更值得关注的是,IPO前公司已通过四轮融资募得超百亿元,最新估值飙升至240亿元。这一高估值与“连续巨亏且亏损扩大”的基本面形成背离,市场对其估值合理性的质疑持续升温。
监管文件显示,西安奕材四轮融资均附带对赌协议,涉及优先认购权、回购权等关键特殊条款。尽管2023年9月“发行人回购义务”条款已清理,但其余特殊权利仅在“提交上市申请”时暂时终止——若IPO申请未获受理、被撤回、终止审查或未通过,这些条款将自动恢复且追溯至从未失效状态。
上交所已连续两轮问询直击要害,要求说明条款是否属于“应清理未清理”范畴。公司称58家股东中57家已签不可恢复条款,剩余1家的“未完成”状态。这可能成为IPO审核的直接障碍。
更值得关注的是,本次IPO保荐机构中信证券不仅通过子公司参与投资,还涉及对赌协议安排。此外,中信证券子公司执行总经理苗某同时担任西安奕材监事,这种“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运作模式引发市场质疑。
2024年7月,超级牛散刘某谦转让所持奕斯伟集团21.61%股份至宁波盈泰泓,表面退出股东行列。但刘某谦实际控制的国华人寿持有宁波盈泰泓85.71%财产份额,并通过其他投资平台保持影响力。交易所已就刘某谦放弃表决权是否损害中小股东利益提出问询。
超百亿融资难掩巨亏18亿尴尬
作为国内12英寸硅片领域的融资“明星”,西安奕材的盈利困境却愈发严峻。尽管累计获得超百亿元融资、估值达240亿元,但其2022年至2024年累计亏损18.7亿元,且核心业务至今未形成正向造血能力——这成为其IPO进程中绕不开的“硬伤”。
具体来看,西安奕材营收增长的“光鲜”难掩盈利恶化: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年均增速41.3%(2024年21.21亿元),但扣非净亏损从4.16亿元扩大至7.63亿元,净利润从-5.33亿元进一步降至-7.38亿元。
公司将亏损归因于“毛利无法覆盖期间费用及资产减值”,但期间费用的持续增长(成为净利润下滑主因),与其“尚未盈利却持续扩张”的经营策略形成矛盾。
上交所首轮问询直击要害,要求说明盈利时间表的具体依据。西安奕材根据产能建设及投放、技术研发、客户验证和销售计划,预计公司最早可于2026年实现合并报表盈利。若2026年因第二工厂建设或行业复苏回暖滞后等客观原因使得公司经营不达预期,公司预计2027年亦可实现盈利。
西安奕材的核心财务数据直指其盈利模式的根本性缺陷。2022年至2024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仅为9.85%、0.66%、5.49%,不仅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且呈现剧烈波动的不稳定状态;更值得警惕的是,若剔除存货跌价准备等会计调整后,其毛利率连续三年为负,分别为-9.71%、-16.12%、-8.79%,其中2023年亏损幅度甚至扩大超6个百分点。
即便深陷“主业亏损、无正向造血”的困境,西安奕材仍在IPO前完成4轮融资,累计募资超100亿元,估值飙升至240亿元。
截至目前,公司控股股东奕斯伟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仅25.68%,股权控制力薄弱,陕西集成电路基金等机构合计持股约16.56%,形成多元持股格局。更值得注意的是,股东名单中存在54家持股不足5%的财务投资者。
对赌协议风险警示:IPO失利或致特殊条款自动恢复
监管文件显示,西安奕材四轮融资均附带对赌协议,涉及优先认购权、回购权等关键特殊条款。
2023年9月,西安奕材作为回购义务人的条款已清理,自股改基准日(即2022年11月30日)起彻底终止,自始无效且不可恢复。
不过,除上述条款外,对赌协议中其他股东特殊权利条款于发行人向证券交易所提交上市申报文件之日终止,但若西安奕材合格上市的申请提交后未获得受理、被撤回或主动撤回、被终止审查或者不予批准或不予注册,则已终止的条款自动恢复法律效力且视为从未失效或被终止(即附条件可恢复权利)。
值得注意的是,上交所两轮问询函均对西安奕材“对赌协议”发出问询。首轮问询函中,上交所要求西安奕材与股东特殊权利条款可恢复权利的具体内容,有关事项是否属于应清理未清理的范畴,有关事项是否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化。第二轮问询函中,上交所要求西安奕材说明上述对赌条款清理的最新进展,是否存在清理障碍。
西安奕材对此宣称,公司已取得了58家股东中57家股东出具的《补充承诺函》,其已明确约定全部股东特殊权利终止且不可恢复。尚未出具《补充承诺函》的1家股东正履行内部流程,预计不存在清理障碍。
保荐机构关联持股引质疑,资本运作“明退实控”藏玄机
更引发市场质疑的是保荐机构中信证券的“双重角色”:其通过三家子公司(中证投资、长峡金石、川投金石)合计持股4.25%,此外,中信证券持股的中证投资是持有公司3.50%股份的中建材新材料基金的有限合伙人(出资比例约0.67%),深度参与投资;同时,中信证券子公司执行总经理苗某(招股书披露)还担任西安奕材监事,形成“保荐+投资+派驻监事”的三重利益绑定。
这种“既当裁判(保荐审核)又当运动员(投资获利)”的模式引发了市场质疑。
公开资料显示,知名投资人刘某谦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股权腾挪,实现了对奕斯伟集团控制的“表面退出”。但股权穿透结果显示,其实际控制的国华人寿(刘某谦为实际控制人)仍持有宁波盈泰泓85.71%的财产份额,且通过多个投资平台保留对奕斯伟集团的重大事项否决权。这种“形式上退出、实质上掌控”的资本操作,已引发监管层对股权结构真实性的高度警惕。
上交所下发的问询函中,监管机构直击西安奕材申报前的关键变动——资本大佬刘某谦突然放弃其在奕斯伟集团层面的表决权。上交所要求公司详细说明这一操作的具体原因及商业合理性,并重点核查:该行为是否与公司实际控制人徐宣斌、股东宁波盈泰泓存在未披露的利益安排?这一问询不仅指向股权结构的“表面稳定性”,更质疑其控制权架构是否存在隐藏的利益绑定,而这正是IPO审核中对“股权清晰、控制权稳定”的核心要求。
面对上交所问询,西安奕材称刘某谦“仅为财务投资者”,但这一解释难以消除市场对其股权真实性的疑虑。
当前半导体行业处于下行周期炒股配资利息,公司本就面临持续亏损、盈利前景不明的压力,更需以彻底透明的信息披露回应监管关切。尤其在百亿对赌协议的潜在约束下,若无法清晰说明刘某谦的实际影响力及相关股东安排,这类股权问题极可能成为IPO审核的实质性障碍,而非简单的“绊脚石”。
上一篇:专业股票配资 2025年8月9日会东县堵格牲畜市场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价格行情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