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有正规投资平台吗 美妆折戟后,禾元生物跨界IPO引关注,专利暗雷缠身遭问询
发布日期:2025-08-15 22:53 点击次数:55
近日全国有正规投资平台吗,禾元生物叩响科创板大门,成为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首家过会企业。
但公司近三年累亏近5亿元,募资额从35亿缩水至24亿,却未解释补流资金骤减7亿元之谜。更严峻的是,其转基因水稻技术遭农业农村部反驳合规性,核心产品深陷美国专利诉讼,海外市场悬而未决。
不仅如此,禾元生物此前跨界美妆品牌已全线溃败,依赖单一未验证产品的商业模式能否撑起24亿募资,前景堪忧。
财务困境与募资疑点
公开资料显示,武汉禾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禾元生物”)成立于2006年,创始人为杨代常,曾担任武汉大学副教授。据悉,禾元生物长期专注于水稻重组蛋白质表达技术的研发,将人血清白蛋白基因精确植入水稻基因组来表达人血清白蛋白。
今年7月18日,禾元生物申报的HY1001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水稻)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上市。这意味着,禾元生物成为国内乃至全球首家以水稻胚乳细胞作为反应器生产人用蛋白药品的企业。
据招股书过会稿,禾元生物本次拟发行近9000万股,拟募集资金约24亿元,募集资金投入重组人白蛋白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新药研发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对应项目的拟投入的募集资金分别为16.58亿元、超6亿元以及1亿元。
不过,一美社注意到,禾元生物的财务数据揭示了创新药企的典型困境——持续亏损与资金消耗的恶性循环。
2022-2024年,公司营收始终在1300万至2500万元的极低水平徘徊,三年累计营收仅6288万元,同期净利润却累计亏损高达4.82亿元。亏损态势在2025年进一步加剧,一季度净利润下滑超60%至-4819.52万元,预计上半年亏损区间扩大至-8700万至-7300万元。更严峻的是,截至2024年末,公司累计未弥补亏损已达8.51亿元。
在营收停滞与亏损扩大的双重压力下,禾元生物的流动性持续恶化。货币资金从2022年末的3.88亿元锐减至2024年末的1.60亿元,两年内降幅近60%。与此同时,债务规模快速攀升:2024年末长期借款达1.84亿元,同比激增104.18%,资产负债率从18.81%攀升至43.37%,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分别从2.35和2.03,跌至1.02和0.69的警戒水平。
面对诸多财务困境,IPO募资成为禾元生物的“救命稻草”。但公司募资计划呈现显著波动,2022年申报稿计划募资35亿元,其中8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而2025年注册稿将总额缩减至24亿元,补流资金骤降至1亿元。但禾元生物在招股书中并未就补充流动资金缩水7亿元问题进行解释。
更令人费解的是,募投项目重组人白蛋白产业化基地(总投资19.09亿元)已于2024年9月开工,处于“等米下锅”状态,公司却未解释资金缺口如何填补。
另外,资金消耗路径显示,禾元生物的经营模式难以为继。其年均研发管理费超1.7亿元,但现有产品(药用辅料、科研试剂)年营收仅约2500万元,无法形成有效造血能力。若核心产品HY1001商业化不及预期,即便成功上市募资24亿元,按当前亏损速度也仅能维持约4年运营。
业内人士表示,禾元生物这种依赖尚未验证的单产品管线,缺乏风险分散机制,一旦HY1001市场遇阻,企业将陷入更深重的资金危机。
折戟美妆遭问询
禾元生物不仅聚焦医药领域,其重组蛋白技术也具备应用于美妆护肤领域的潜力,公司近年来也持续尝试在这一领域进行布局。
从公司营收构成来看,其美妆业务主要体现在“其他业务收入”中,这部分收入主要来源于销售美妆产品原料等。数据显示,该板块在2022年、2023年及2024年的营收分别为58.23万元、79.12万元和115.47万元。然而,尽管收入逐年增长,这部分业务占公司总营收的比重始终不足5%,份额相对较小。
禾元生物在美妆护肤领域的探索也曾吸引过行业资本的关注。招股书信息显示,知名的医美企业如华熙集团、朗姿股份等曾通过旗下投资实体——芜湖华熙朗亚健康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投资禾元生物。
该投资实体曾持有禾元生物0.82%的股份,对应出资额为195.62万元。股权穿透后,芜湖华熙朗亚的背后股东正是朗姿股份(002612.SZ)和华熙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一美社发现,禾元生物的跨界尝试不仅限于原料供应,还曾直接涉足护肤品牌运营。2015年7月,禾元生物挂牌新三板,主要产品包括美妆原料、私人订制美妆配方等。
同时,公司曾在2016年、2018年、2019年备案过名为“叁的三次方”、“禾元医生”、“禾医生”、“禾田医生”、“禾元生物”等护肤品牌,产品线包括面膜、粉刺霜、祛斑霜、成套化妆品等。此外,禾元生物还与武汉禾源医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打造了生物护肤品牌“MAGGICDOCTOR(玛克医生)”。
然而,这些品牌层面的跨界努力最终未能成功。目前的信息显示,“叁的三次方”和“MAGGICDOCTOR(玛克医生)”这两个护肤品牌均已注销,2018年8月,禾元生物终止新三板挂牌。2020年之后,公司开始转型医药和化学原料领域,标志着禾元生物在自有化妆品品牌护肤领域的尝试以失败告终。
而禾元生物也因此全国有正规投资平台吗收到证交所问询,在2023年7月份的第一轮问询函中,证交所表示:“根据发行人官网,发行人主要产品包括美妆原料、私人定制美妆配方等。 发行人曾挂牌新三板所公布的年度报告中,产品包括 EGF 因子、IGF-1 因子、 bFGF 因子、精华液、面膜等。 请发行人说明:发行人申报文件与在新三板信息披露是否存在重大差异, 关于主要产品信息披露差异的具体原因,产品涉及的行业定位是否准确,是否存在其他未披露信息。 ”
此外,一美社发现,目前禾元生物旗下主要产品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试剂级)可用于化妆品添加,植物源重组人纤维连接蛋白(美妆级)可用于美容产品原料。不过,公司也提到,植物源重组人纤维连接蛋白目前作为培养基的添加剂和美容产品原料,仅处于早期市场应用开发阶段。
专利暗雷引关注
禾元生物的核心技术建立在转基因水稻种植基础上,其合规性却存在重大瑕疵。招股书中,公司声称其药用转基因水稻“不属于农业转基因生物”,产业化种植无需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
但这一表述遭农业农村部直接反驳,科学技术司工作人员明确表示,该公司必须取得安全证书才能开展产业化种植,且目前“仍处于申请阶段”。法律人士进一步指出,转基因种子种植涉及花粉漂移污染风险,安全证书是品种审定和生产经营许可的前置条件。
这种关键信息披露与政府主管部门说法的矛盾,不仅涉嫌信披违规,更可能动摇整个生产模式的合法性基础。
禾元生物在其招股书中明确表示,公司存在由于药用基因工程植物监管法规变化引发的合规风险和经营风险,同时也存在可能无法获得大规模药用基因工程水稻种植用地的风险。
专利侵权纠纷构成禾元生物的另一重阴影,也遭到证交所问询。实控人杨代常曾任美国Ventria Bioscience公司高级科学家(1999-2005年),而该公司在2020年指控禾元生物侵犯其两项美国专利(专利号10,618,951和8,609,416),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发起337调查。
2022年ITC终裁认定禾元生物部分产品侵权,禁止聚合体含量低于2%的重组人白蛋白产品在美销售。尽管禾元生物辩称诉讼仅涉及培养基专利,不影响药品销售,但堪萨斯州法院尚未作出最终判决。
禾元生物在招股书中也坦诚表示,若法院做出不利裁决,可能面临“较大金额赔偿”及“美国市场销售重大不利影响”。考虑到2024年公司海外销售占比达51.7%,这一风险足以威胁其生存根基。
禾元生物技术本身也面临商业化验证的空白。招股书承认,全球尚无利用水稻胚乳细胞生物反应器生产的人用药品上市。监管机构对植物源重组蛋白药物态度审慎:美国FDA至今未批准任何同类药物,欧洲EMA仅有个别案例。国内审批虽已突破(HY1001于2025年7月获批),但《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实施办法》要求重组蛋白药物提交至少3年长期安全性数据,意味着公司需持续投入资金进行上市后监测。技术路径的“全球首创性”反而成为监管与市场的双重挑战。
公司在风险提示中也坦承,其药品仍然处于研发阶段,尚未产生药品销售收入且研发支出较大,因此,公司未来一定期间可能无法盈利或无法进行利润分配。
上一篇:稳定的股票配资 2025年8月9日亳州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价格行情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