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实盘配资 中小银行“跑步”入场科创债
发布日期:2025-07-05 23:29 点击次数:144
真正实盘配资
自5月债市“科技板”落地以来,科技创新债(以下简称“科创债”)发行主体已扩展至中小银行。7月1日-3日,长沙银行(601577)2025年第一期科创债将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预计发行规模为40亿元,债券期限为5年。
7月1日,四川银行发布2025年科创债发行情况公告。公告显示,四川银行于6月30日发行科创债,此次债券为5年期浮动利率品种,最终发行规模为11亿元。
进入6月,中小银行成为银行科创债的主要发行主体。数据显示,6月以来,8家银行共发行8只科创债,其中,除华夏银行外,银行科创债发行主体为重庆银行(601963)、南京银行、东莞银行、湖州银行、青岛农商行等7家中小银行。
中小银行“跑步”入场
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支持发行科创债有关事宜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债券市场“科技板”落地。在此背景下,银行成为金融机构发行科创债的主力军。
数据显示,截至7月1日,银行新发科创债整体规模超过2200亿元。
具体来看,5月期间,银行科创债发行明显放量,共发行19只科创债,总计1980亿元。其中,国家开发银行共发行3只科创债,发行规模达200亿元;工商银行(601398)、交通银行(601328)、农业银行(601288)、中国银行(601988)、建设银行(601939)等5家国有大行先后发行7只科创债,发行总额为1100亿元,占当月银行科创债整体发行规模的55.56%。
股份行中,兴业银行(601166)、浦发银行(600000)、渤海银行、中信银行(601998)、浙商银行(601916)也于5月各发行了一只科创债,总计发行规模为45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银行(600926)、上海银行(601229)、徽商银行、北京银行4家城商行也成功发行科创债,除北京银行科创债发行规模达80亿元外,其余3家银行均发行50亿元。
进入6月,银行科创债发行节奏有所放缓,发行主体也扩展至中小银行。数据显示,6月期间,仅华夏银行1家股份行发行科创债,剩余科创债发行主体则为重庆银行、南京银行、东莞银行、湖州银行、青岛农商行等中小银行。
募集资金用途方面,银行科创债将投向《金融“五篇大文章”总体统计制度(试行)》中规定的科创领域,主要用于发放科技贷款、投资科技创新企业发行的债券。不过,浦发银行、上海银行等部分股份行、城商行科创债募集资金还将用于专项支持科技创新领域业务。
发行利率整体较低
科创债发行利率整体较低,融资成本下降,商业银行可以通过科创债发行有效延伸金融服务链条,完善对科技型企业的全生命周期资本支持。
中信证券研报显示,5月以国有银行为代表的大量高资质发行人进行科创债的发行,压低了全月科创债的融资成本;另一方面,近期信用市场表现也相对亮眼,且在政策支持下,科创债融资成本延续下行趋势。综合影响下,5月科创债平均发行票面利率为1.77%,创下新低。
在对自债市“科技板”正式落地至6月20日发行的科创债进行研究后,东方金诚统计数据显示,商业银行科创债加权平均发行利率较同类型主体非科创债平均发行利率低5bp。
数据显示,共有26只银行科创债公布发行利率。其中,国家开发银行发行的一只科创债发行利率仅为1.17%;虽中小银行科创债发行利率相对偏高,但也未超过2%。例如,湖州银行发行的科创债发行利率达到1.95%,东莞银行、重庆银行科创债发行利率在1.8%以上,分别为1.86%、1.85%。
结合商业银行科创债发行利差真正实盘配资,东吴证券分析师李勇、徐津晶在研报中指出,银行类主体因发行规模较大,故发行利差的分布跨度亦较大。其中,政策性银行发行的科创债出现利差倒挂,主要与政策性银行信用评级接近主权信用水平,风险溢价较低有关;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科创债的发行利差基本集中分布在10bp以内,发行利差较小,与首批获批发行科创债的商业银行信用资质较为良好的预期相符。
上一篇:期货配资行情 莲花控股(600186.SH):累计回购1.39%股份
下一篇:没有了